澳门新莆京app9817-官网下载-App Store

政产学研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2-04-25

     政产学研合作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热区所”)与云南猫哆哩集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猫哆哩”)合作是政府搭台、学研结合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的一个成功实例。多年来,在科技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依托合作各方优势资源,通过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建设创新平台集聚高端科技要素,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提供精准科技服务,在休闲食品研究开发、打造“绿色食品牌”方面取得新突破,走出了一条以政策为引导、院所为核心、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新路子。

一、科技计划项目,全链条支持产学研紧密合作

热区所与猫哆哩的合作是典型的技术开发合作模式,企业提出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科研院所为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科研力量支撑,在省级科技计划支持下,以科技项目为牵引,共同开展技术创新联合攻关,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发展。

热区所长期从事酸角等热区特色作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创新利用研究,猫哆哩是一家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双方有着广泛的科技创新合作需求,多年来,通过科技项目支撑,共同开展酸角矮化密植、丰产栽培、催花催果、防病防虫等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种植技术研究,攻克了优质酸角种苗高效繁育、高效栽培等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构建起一套适用于国内酸角生产的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对酸角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在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大背景下,依托省级科研项目,双方围绕农业数字化、设施化、有机化发展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在酸角林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生态功能评价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智慧农业发展和碳汇做出科技创新示范。

二、科技创新平台,全要素集聚高水平科研人才团队

猫哆哩科研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平台发挥的集聚效应,得益于公司采取新型政产学研合作形式—专家工作站。省科技厅鼓励和支持猫哆哩“筑巢引凤”,吸引并整合外部科研力量为企业服务,经过多年的积累,在酸角、百香果等绿色休闲食品研究开发领域打造出较强的科研实力,为企业抢占行业创新发展制高点提供了有力保障。

猫哆哩刚开始研究酸角提取物时,由于技术和人才支撑薄弱,研究开发工作进展缓慢。2012年,公司利用“科技入滇”平台开展科技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并引入企业研发领域的核心技术支撑,聘请行业内有科研实力的教授团队任公司首席科研专家,在省科技厅连续三年的资金支持下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依托专家团队的优质科研资源和力量,开展对益生菌功能性食品、罗望子多糖、植物蛋白、膳食纤维、西番莲果胶的提取研究,很快攻克了困扰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技术难题,实现原料综合利用开发关键技术突破,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从根本上保证了猫哆哩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猫哆哩建设专家工作站的成功秘诀在于构建了一个以需求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产品加工工艺技术水平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水平实效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三、科技特派员,全身心扎根企业实施精准科技服务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抓手。科技特派员利用专业技术优势,能够把更多的发展动能推向基层一线。热区所积极响应省科技厅关于“加快培育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探索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号召,推动技术、信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下沉到企业基层,搭建起互助共进的“科技梁”。

热区所科技特派员长期驻点猫哆哩,扎根企业、项目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针对干热河谷酸角产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研究和发展规划,现场解决实际生产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在玉溪市漠沙镇建成良种示范、特色农业研究及展示于一体的标准化酸角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猫哆哩庄园,开展酸角山地集约化栽培、水肥高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及生态恢复等新技术综合试验示范,助力企业建立高效种植新模式,推广及辐射带动面积3.2万亩。热区所科技特派员结合猫哆哩基地员工技能培训及日常生产管理需要,组织周边农户参与热带亚热带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管理技术培训,帮助企业构建了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开发体系。

四、创新联合体,全方位激发协同创新动力活力

推动政产学研合作的进程中,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高市场占有率,科研院所旨在提升研究开发能力,而地方政府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自目标不同,因此,在动态平衡中实现合作各方的协同至关重要。创新联合体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来,省科技厅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牵头建立创新联合体,引导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明确化、长期化、机制化的创新合作关系,把利益联结作为产学研各方进行协同创新的纽带,全方位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活力,猫哆哩在这方面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一方面,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分享保障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在共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资源和要素的共享利用,形成互为联动、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利益联结共同体,加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产业化。另一方面,将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在元江、元谋、西双版纳、景谷等地建立了酸角和西番莲种植基地15000多亩,实现新品种、新技术在国内主栽区规模化应用,带动几千户农户增收和就业,实现地区发展的多赢、共赢。

猫哆哩创新发展之路是政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鲜活实践,亦是政府部门探索从科研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的实践。下一步,科技管理部门需坚持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引导配置更多科技创新资源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形成更多依靠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一是精准施策,加快培育更多类似猫哆哩的“专精特新”企业,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创新发展需求的科技型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给予精准政策支持,孵化培育支撑我省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新兴科技企业集群。

二是下沉企业,提供精准的科技创新服务,建立健全入企蹲点调研机制,派出科技管理人员重点深入科技型企业、科技项目一线,了解科技创新情况和重大科技创新需求,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解难纾困。

三是积极引导,支持云南高成长、优质科技型企业紧盯全球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走出去”和“引进来”,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发展中打造新增长点,为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本文完成于2022420日)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关闭 】

XML 地图